抗磷脂綜合症在香港普及嗎?認識抗磷脂綜合症的症狀及治療

 

抗磷脂綜合症是一種自體免疫疾病,常見年輕女性,引發血栓、血小板低下、流產及早產,影響身體健康,使備孕及懷孕過程困難。希愈生殖醫學團隊整理抗磷脂綜合症症狀和其對懷孕的影響,並提供香港抗磷脂綜合症的診斷與治療方法,幫助女性尋找懷孕不順的可能原因,提升順利分娩的機會。

抗磷脂綜合症是什麼?在香港普及嗎?

抗磷脂綜合症(Antiphospholipid Syndrome,APS) 是一種自身免疫疾病,患者體內的白血球因不明原因大量產生抗體,攻擊磷脂並損害器官組織,影響其功能,導致多種臨床症狀,包括動脈及靜脈血栓、血小板減少和慣性流產等。此綜合症較常見於 50 歲以下的較年輕族群,且女性患者數量為男性的 3 至 5 倍。

抗磷脂綜合症可以單獨發生(稱為「原發性 APS」),亦可能與其他自體免疫疾病同時出現(稱為「繼發性 APS」)。在全球各地,包括香港,抗磷脂綜合症經常出現在患有自體免疫疾病的患者身上,機率高達 30 ~ 40%,其中最常見的疾病為全身性紅斑狼瘡(SLE),其他常見自體免疫疾病還包括乾燥症、類風濕性關節炎。

 

抗磷脂綜合症症狀

抗磷脂綜合症的主要特徵為血管血栓、血小板減少、妊娠問題等。大多數患者的症狀較為溫和,僅有小部分狀況患者會出現短時間內 3 個或以上的內臟器官栓塞病變的情況,造成器官壞死與衰竭,此情形稱為「災難性抗磷脂綜合症」(CAPS)。以下為抗磷脂綜合症之主要症狀:

器官血栓

血栓是抗磷脂綜合症最明顯的症狀,表現於單一血管或多條血管,當中以下肢靜脈血栓最為常見。靜脈栓塞亦可能發生於腎臟、肺臟、肝臟、視網膜等器官。若動脈栓塞,則可能造成心肌梗塞、腦中風、偏頭痛、癲癇、腎衰竭、缺血性出血等症狀。

慣性流產

因抗體容易對胎兒滋養層造成傷害,若在懷孕 10 週內發生兩次或以上、10 週後至少一次不明原因的流產,或至少一次在 34 週前因胎盤功能不全或妊娠毒血症早產,就需要檢查是否患有抗磷脂綜合症。

血小板減少症

血小板減少是另一個抗磷脂綜合症的重要表現。由於此症影響凝血機制,血小板數量會低於 4 萬,容易發生出血情況。

皮膚症狀

抗磷脂綜合症症狀除了血液異常和重複流產外,皮膚會因血管堵塞呈現網狀青斑。此外,當四肢末梢小動脈發生血栓時,會引發皮膚潰瘍或缺血性壞死。[1]

 

抗磷脂綜合症高危族群

目前尚未確定原發性抗磷脂綜合症的確切成因,但研究顯示可能與遺傳因素有關。如果家族成員曾罹患此症,則自身帶有抗磷脂抗體的風險可能較高。此外,部分人雖然體內帶有抗磷脂抗體,卻從未出現相關症狀,顯示此症可能需要某種因素觸發並開始產生異常抗體。換言之,任何人都有可能罹患抗磷脂綜合症,但若符合以下情況,則可能是抗磷脂綜合症的高危族群:

  • 女性
  • 年齡介於 30 至 40 歲之間
  • 患有其他自體免疫疾病(如紅斑性狼瘡或類風濕性關節炎)
  • 家庭成員曾確診抗磷脂綜合症 [2]

 

如何診斷抗磷脂綜合症?

由於抗磷脂綜合症通常會出現動靜脈栓塞和懷孕併發症。若女性出現多次流產、早產,或長時間無法成功懷孕,即有可能是患上抗磷脂綜合症,建議接受血液抗磷脂抗體檢測作進一步診斷。

針對性檢查的抽血檢查:

  • 抗磷脂綜合症檢測(檢測免疫系統異常)
  • 狼瘡抗凝血因子
  • 抗心磷脂抗體
  • 抗B2醣蛋白抗體

 

如何治療抗磷脂綜合症?

作為治療,部分抗磷脂綜合症患者需要每天服用抗凝血劑(亦稱薄血藥,如華法林)或抗血小板藥物(如低劑量阿士匹靈)來阻斷血塊形成,降低血栓風險。

若是曾有血栓或流產經歷的婦女,在受孕前需服用阿士匹靈外,並在懷孕時加上預防性肝素(即所謂薄血針)以稀釋血液,防止血栓形成,並確保胎盤有足夠的血液供應,減低流產機會。

 

檢查抗磷脂綜合症 找香港希愈生殖醫學中心

抗磷脂綜合症未必有明顯症狀,但若出現重複流產或早產,建議諮詢生殖專科醫生,儘早安排血液檢查,以獲得適當的治療。希愈生殖醫學中心提供專業的孕前檢查服務及重複流產評估,包括抗磷脂綜合症檢測與藥物治療,幫助降低該疾病對備孕及懷孕期間的影響。歡迎預約希愈生殖醫學中心諮詢,提升懷孕成功率。

 

參考資料:

1.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 - 抗磷脂質症候群作怪 反覆引起自發性流產
2. Cleveland Clinic - Antiphospholipid Syndrome
3. NHS - Antiphospholipid syndrome (APS) Causes
 






我們會使用cookies。請表示您是否接受我們使用cookies。按此了解更多

contact us via whatsapp